裕兴记_裕兴记养育巷店

xwhxwh 阅读:159 2022-04-08 01:55:39 评论:0

裕兴记

裕兴记

在与众多无锡面店老板打交道的聊天中裕兴记,几乎众口一词地说裕兴记

“曾去苏州学习过。”

原因不难想象。一是“苏州面”名气大,历史悠久,花头又多。

二是,你面店的面若是苏州面的“血脉”,以示正宗,对“面祖宗”们来说则值得信赖。

“苏州面”作为江南地区的高地无可质疑。而在苏州面界,据说也有个标杆,叫“裕兴记”。

一日线人来报,“裕兴记”来无锡开了分号!

我立马起身前往探店。

裕兴记

无锡中山路,锡城第一街。

八佰伴马路正对面,王兴记最北侧的店面,门脸不大,三个红底金边的大字“裕兴记”有点晃眼。

门口放着个易拉宝,上写“苏州面业协会会长杨裕苏来无锡开店了”。这招牌可有点大了!

裕兴记

杨裕苏,59岁,苏州市餐饮协会副会长,苏州市面业协会会长,苏州市苏帮菜博物馆授予他“苏帮菜特殊贡献奖”。

目前“裕兴记”在苏州有三十多家店,在上海有八家。无锡这家店是刚刚抢滩登陆。

巧的是,老杨杨裕苏正巡视到无锡店,与我不期而遇。这苏州上海有四十几家店,也够老杨跑的啊。

裕兴记

“裕兴记”第三代传人杨裕苏

杨裕苏,中等偏高一点的身材,花白寸头,浓眉亮眼,一排被香烟镀了金的牙齿,和一辈子掂炒勺铁锅练棒的左臂,露出半条刺青的龙身龙爪,真是位个性人物。

一只香烟刁在嘴上,打开了老杨记忆的阀门。

早在清末年间,湖北黄石一带大荒,一杨姓人家,家穷无以度日,不能都守在乡下等着饿死呀,十岁刚出头的儿子“四和”,聪明好学,还是让他外出学个手艺吧,总是条活路。

大上海,杨四和在亲戚的关照下,进了一家江苏菜馆学徒。

进步很快,几年之后,成了菜馆的主厨。

婚后,四和跟着苏州媳妇回到姑苏开了一间面店,取名“裕兴记”,裕为富裕,也与“预”同音,实为对面店寄予希望、兴旺之意。

杨四和仗着好手艺和好人缘,生意越做越大,在苏州小有名气。

正当四和图谋更大发展时,时局剧变。上世纪五十年代,公私合营,这块老牌子便淹没在社会的大变革之中。

杨四和的儿子叫杨敦林,跟着老爸学了一手真本事,进了老苏州最知名的餐馆“新聚丰”工作。当时的新聚丰是比“得月楼”、“杏花楼”,以及“松鹤楼”还要受欢迎的老字号国营饭店。

这位杨敦林,正是现在苏州面业会长杨裕苏的老爸。老杨自小就在饭店里看着前辈们烹炒炸熘,耳濡目染,烂熟于胸。

1978年,18岁的杨裕苏顶替老爸的工作,也进了“新聚丰”,虽端着“铁饭碗”,但裕苏却不像他的父辈一样,他有许多新奇的想法,等待时机。

用这么多笔墨写老杨家事,看似与无锡“裕兴记”关系不大,实则强调老杨的苏帮菜和苏式面的手艺,家传有序。

老杨可谓厚积薄发,等待了30多年,做出一个重要决定,作为“裕兴记”的第三代传人,恢复自己前辈的老号“裕兴记”。同时以自己的名字为注册商标,正式注册“裕苏·裕兴记”。

面店一经开出,影响迅速扩大,短短几年时间就开到了30多家。

裕兴记

再看无锡这片店。

地点是没话说了,锡城黄金地段的钻石地,估计租金不菲。面积100多方,平民化装修,钱要用在刀刃上嘛。

裕兴记

裕兴记

裕兴记

裕兴记

苏式面讲究的是一碗汤,用什么材料熬汤,在此省略,怪粉都听出老茧来了。

老杨告诉我,汤的成本很高,每碗要两块钱的成本,这还没算熬汤的时间成本,一锅汤,平均要熬八个多小时。

因此,汤喝得要鲜,喝后口不干,这才是真正用新鲜食材吊出来的汤,而不是味精香料调出来的味道。

“裕兴记”的面花色很多,价格跨度也很大,关心的朋友可仔细看看这块价目板。

裕兴记

老杨说,光听我说不算,你这位“江南美食家”尝尝看吧。

我只有一张嘴,吃不了几碗呀。于是让做几样“裕兴记”经典面,几个人分着吃。

裕兴记

裕兴记

裕兴记

“三虾面”正逢时令。

只有每年端午节前后,一个多月的时间。

裕兴记

裕兴记

裕兴记

极吃功夫的三虾面

这碗面极吃功夫,新鲜活虾的虾籽用小刷子刷下来,虾仁和虾脑全凭手工一只只剥出来。和炒一起,盛在盘中,虾仁、虾脑上沾满了虾籽,色泽鲜艳,香气扑鼻,端上来,立即与面拌匀。另加四色配菜,既美观又实用。

三虾面也是苏式面的经典,透出苏州人的食文化、雅生活、刁舌尖。可以说,苏州人偏爱在初夏,用这道精细的面点犒劳自己。

拌匀的面端近鼻尖,一股浓烈的熟虾香,撩的你馋涎欲滴。

慢尝?贪念不让。大嚼?细享不允。进退两难也。

面吃完,虾子沾了一碗底,不忍丢弃,用汤汁涮了涮碗,又一饮而尽。见笑!见笑!

裕兴记

两面黄,已经在苏州市场上失踪了几十年,是裕兴记几年前才恢复应市的。

这碗面堪称面中之王,制作过程很费时,得用上半个小时才成。

大致程序:熟面捞起,过凉水后,盘成圆饼状,沥干,再下温油锅,反复翻面煎,直至两面焦黄,起锅装盘后,浇上现炒浇头。

金灿灿的面,光泽莹润的浇头,清汤黄蛋皮香糟油,浓淡相宜,扑鼻的香味。

举筷将外脆里软的两面黄浸入浇头汁,略为搅拌,面条挟菜一同搛入口中,细嚼慢咽,面条的脆香,浇头的鲜嫩尽在舌尖。

在这细咬脆慢嚼软中,除了能回味正宗老味道,还真能体会一番苏州人骨子里的那种悠然自得。

裕兴记

裕兴记

裕兴记

老杨一到无锡,马不停蹄与职工交流

以上两碗面,透出老杨治面的三条宗旨。

一是不时不食。时令的食材才是最好的,比如现在的“三虾面”。

裕兴记还有一个镇店之宝“秃黄油面”,现在不是季节,一怪没有尝鲜,所以不在介绍之列。

二是把苏帮菜大化小,演变成面浇头。现吃现炒。

第三,还原食材本源的味道。比方说烧焖肉不放香料,要凸显肉香。烧虾就是虾的味道,烧鱼就是鱼的味道。如果放香料过多,就会影响食材的本味。

裕兴记

苏州十佳面馆之一

此外,一怪还品尝了店里的“枫镇大肉面”、“苏州糖粥”(红云盖白雪)等等。限于篇幅,不作细解。

裕兴记

裕兴记

上图“苏州糖粥”(红云盖白雪),下图“白什盘”

还有一个“白什盘”,用九样材料合炒,立意和口味都不错,以后有机会再介绍吧。

老杨说,他还要立即去上海,那儿有一家旗舰店的装修已经到了收尾阶段。

“裕兴记”今年的重头在上海,下半年还要开几家。明年可能会把重点放在无锡。

裕兴记

裕兴记

消费者吃前微拍网传,吃后门前拍照留念

无锡正统的苏式面馆并不多,喜欢苏式面的朋友,不妨可以尝试一下哟。

裕兴记

裕兴记

本文 麒麟点评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kylinpackage.com.cn/dianping/21333.html

标签:裕兴记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发表评论
搜索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