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渎镇,木渎古镇景点介绍

xwhxwh 阅读:224 2022-04-07 01:14:15 评论:0

走进木渎木渎镇,便走进了唐诗宋词的意境,穿越古镇,便穿越了中国2500年历史风云。

木渎古镇,别名渎川,胥江,雅称香溪,位于江苏省东南部,苏州古城西部,地处太湖流域,是江南著名的风景名胜区,素有“吴中第一镇”、“秀绝冠江南”之誉。木渎古镇是与苏州城同龄的汉族水乡文化古镇,已有2500多年历史。

木渎镇

说起这个吴越之地,总是不免让人想起2500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的许多传说故事,当年那些英雄美人的传奇被后人乐此不疲的演绎。

木渎 却是真实承载了2500年沧桑的古镇,传说当年,吴王宠爱西施,为其在灵岩山上建宫殿,由于工程浩大,源源而来的木材堵塞了山下的河流,“木塞于渎”, 木渎 之名便由此而来。因为工期三年,修建宫殿的匠人们便在山下的河流两边定居下来,形成一个独立的小镇。

这个历史悠久的古镇有四个园林式庭院保存完整,历史上曾是许多名人故居,而今却成了许多影视剧的拍摄重要取景地。由此可见木渎也算江南水乡和苏州园林的典范了。

木渎镇

木渎镇

走进古镇,发现镇上木光河等河道纵横,和绵延的石驳岸组成了苍古的水上风景。老街纵横,古巷中深宅大院荟萃。

木渎镇

木渎镇

木渎镇

可能是受新冠疫情的影响,香溪河上游船不多,仅有的几条小船划在这河面,穿过一座座小桥,眼前出现一道道不同的美景,令人沉醉。

木渎镇

木渎镇

木渎镇

榜眼府第是近代思想家冯桂芬的故居。“榜眼府第”的来历是这样的,在那个科举考试的年代,能进入最后殿试的人,都是以皇帝的名义主持考试的,而殿试的名次也是由皇帝来决定的,排名分为一甲、二甲、三甲。一甲只有三人,第一是状元,第二是榜眼,第三是探花。 而冯桂芬正是在1840年道光二十年中了一甲二进士,因而当地人就习惯将冯桂芬的故居称为榜眼府第。

木渎镇

木渎镇

一道下塘河棚沿着胥江古运河蜿蜒向东,这里已是古镇景区的入口,在一条有些破旧的窄巷里我努力寻找着一座木渎古镇唯一原汁原味的木质廊桥,由于廊桥在小巷深处,又无明显指示牌,游人从其边上走过也不会注意到。

廊桥,本地人都叫它“南街廊桥”,其实的本名叫“和桥”。“和桥”很景致,全长不过5、6米,桥栏左右两边对称着各以3根木柱把原本短短的桥又分成更小的4间。桥面上铺就一根根原木,细小的缝隙间隐约的可以看见桥下的流水潺潺,千年的胥江水就这么一天一天安静的从桥下流过。锥形的木廊顶上铺着一层黑色石瓦,桥边一棵大树枝繁叶茂的覆掩在廊桥顶上,好象也在爱惜着身下的这座小桥,为它遮挡着风雨。

木渎镇

木渎镇

看完廊桥,游兴不减,出门又问了一下俩位原住民哪里还有可看看的,俩位又指了一下,于是我出右转进入孙家弄,右侧原来是一片荒地,现在有了一座庙为“华佗纪念馆”,本该里面香火缭绕,今天却也大门紧闭。

木渎镇

木渎镇

木渎镇

走在斑驳陈旧的墙壁边,那墙面似乎也被粉刷过很多次,颜色变化很多,但是依旧阻止不了零零碎碎的掉落,走在边上感觉还不错。

木渎镇

木渎镇

木渎镇

古松园,清末木渎富翁蔡少渔所建。蔡少渔祖籍洞庭西山,原在上海做洋货生意,发达回乡造屋置地,良田万顷。蔡少渔与严国馨(严家淦祖父)、郑龄九、徐凤楼三家合称木渎“四大富翁”,富甲一方。其建筑布局为前宅后园,典型的清代宅第园林风格。宅内各处建筑古朴雅致,雕刻十分精细,有一定的艺术和文化价值,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后园有一株明代罗汉松,苍翠虬劲,姿态优美,古松园即因此松而名。

木渎镇

走进古松园正厅的古松堂,上写古松堂匾额,两边对联写的是,雨入花心自成甘苦,水归器内各现方圆。出处为金圣叹自题的书斋联。将人生甘苦与雨露关联,应该是人世间纷繁芜杂的人和事,每人都有不同的领悟吧。

木渎镇

古松园内池水碧绿,水面上一座静美的亭子,上面挂着许多灯笼。后花园不大,可以说很小,但却于格局仓促之中,建造得能令人领略到山水之妙、自然之趣,不失为苏州私家花园的精巧之作。

木渎镇

木渎镇

木渎镇

山塘街的二边都开着各种小店,但是没什么看的上眼的小玩意,都是重重复复的木渎镇:粗糙的刺绣、珍珠饰品、画像、木制小工艺品等等。还有很多小吃,因我们在古镇口的一家苏州面馆里吃了一碗极其美味的面条,近十元左右的价格实在亲民,故眼前的美食对我们也没有了诱惑力。

木渎镇

木渎镇

木渎镇

青石板路,碎花衫,精致布鞋,木柄油纸伞,还有那缓缓远去的乌篷船,每每想起江南水乡的点点滴滴,无论去过还是没去过的人,想必都会有清泉入口、清风拂面的感觉。江南水乡总是会有一种魅力,让人想赖在梦中懒懒不肯醒来,只为能一直沉醉,沉醉,沉醉。

木渎镇

木渎镇

西施桥,传说吴越春秋时,西施住在灵岩山馆娃宫里,每日用香料沐浴,这洗妆水流入山下河水之中,满河生香,故得名。这座桥就是为了纪念西施而建。

木渎镇

木渎镇

沈寿故居位于木渎镇山塘街中段,沈寿是清末有名的“刺绣皇后”,曾在木渎山塘街外婆家度过她的童年生活,并在那里跟着胞姐沈鹤一穿针度线,学习刺绣,开始她的艺术生涯。沈寿故居原本是明代李氏小隐园。乾隆初年,由弘饮山房主人徐士元购得,并进行扩建改造,遂成前宅后园布局。到了清末,徐家日渐衰落,又将东园卖给了陈家。陈家有个外甥女沈云芝,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刺绣皇后”沈寿。木渎镇利用修复后的弘饮山房东园办起了“沈寿纪念馆”,既增加了山塘街的旅游项目,也是对苏州传统刺绣技艺的发扬光大。

木渎镇

虹饮山房,位于严家花园东200米处,是清代乾隆年间苏州近郊著名园林,因为门对香溪,背靠灵岩,“溪山风月之美,池亭花木之胜”远过于其它园林,所以乾隆皇帝每次下江南游木渎的时候,必到虹饮山房,在这里游园、看戏、品茗、吟诗,直到夜色降临,才依依不舍,顺着门前的山塘御道,返回灵岩山行宫。因此,虹饮山房在当地又被称为乾隆皇帝的“民间行宫”。

木渎镇

木渎镇

山房西北处是秀野园,内有大片的荷花种植。联想苏州园林中的荷花,不由想在江南园林中荷花也是标配。

木渎镇

清朝乾隆年间,木渎文人徐士元是位落第秀才,一生不慕功名,惟喜居家读书,一生循规蹈矩,尤其对父母孝顺,是远近闻名的大孝子。为讨二老欢心,他专门在园中建造了这座戏台,每逢春秋佳日,请来戏班子为二老演唱,以怡其心,安享天年。乾隆南巡游木渎,曾在此弃舟登岸,游园看戏。

木渎镇

虹饮山房中保留了许多御用之物,其中最珍贵的便是一张千年紫檀制成的龙椅。原本这张龙椅是位于木渎古镇旁边的灵岩山行宫上的,后来乾隆皇帝喜欢听戏,于是便把龙椅挪到了虹饮山房,放在直对戏台的屋内,成为园林的镇宅之宝。

木渎镇

虹饮山房大门对面有乾隆亲题的御码头,木渎无疑又是苏州中最得乾隆喜欢的地方,乾隆南巡六下江南,六次在这里登上木渎,同行的几位也在御码头上露了个脸。

木渎镇

御码头的西边就是这个富有盛名的怡泉井亭。石砌的亭子,十分古朴装点着山塘古街,引得游人频频回顾。

“怡泉亭”的来历,还有一个令人敬畏的传说,在明崇祯初年时期,木渎镇有一对叫冯怡泉和殷心揖的好朋友,一天,冯怡泉有事外出,把一百两银子交给了殷心揖保管。谁曾想到冯怡泉一去不归,竟在外暴病身亡,没有留下只言片语。殷心揖为怀念好友冯怡泉,就用那一百两银子在香溪河边建造了一座井亭,取名为“怡泉亭”。可以让过往的行人歇脚、遮阳。

木渎镇

明月寺建于后唐清泰二年(公元935年),僧明智所创,明洪武初归并普贤寺。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僧道根重修。

木渎镇

木渎镇

严家花园,位于木渎古镇山塘街王家桥北,最初是清乾隆年间苏州大名士沈德潜的寓所。清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沈氏后人将此院落让给木渎诗人钱端溪。钱氏叠石疏池,筑亭建楼,取名端园,有友于书屋、眺农楼、延青阁诸胜。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木渎首富严国馨买下端园,重葺一新,更名“羡园”。因园主姓严,当地人称“严家花园”。严家花园经过三代主人的努力,前后历时二百多年,无论是岁月沧桑,还是人文蕴积,都赋予严家花园一种文化气息和名园风范。被现代著名建筑学家刘敦桢教授称为“江南园林经典之作”。

木渎镇

明清时期,木渎古镇上有许多私人花园。据说有30多个私人花园,其中许多仍然保存完好。其中,严家花园最为著名。

木渎镇

木渎镇

一溪是香溪。溪因西施而香,镇因西施而名。西施及宫女在小溪里洗澡,脂粉积淀,小溪因而香气氤氲,是为香溪。

一桥指永安桥,至今已经有五百十几年的历史了。桥为单孔花岗岩石拱桥,桥洞宽敞适宜行舟,桥上葛萝垂挂,意趣盎然。

木渎镇

木渎镇

古镇上除了卖一些同其他古镇大同小异的东西外,也会买一些离我们很远的东西,并且有种古董的感觉,一些我们小时候的老东西,应该也可以在这个古镇买到。

木渎镇

木渎镇

古朴的石桥,精巧的亭榭,这是一份令人神往的宁静和慰藉,这就是木渎。

本文 麒麟点评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kylinpackage.com.cn/dianping/20621.html

标签:木渎镇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发表评论
搜索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