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全诗

xwhxwh 阅读:121 2022-03-21 11:50:52 评论:0

文/C叔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一、观书有感

最近的教育改革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将考试选拔的问题又一次推上风口浪尖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有人拍手称快,认为“应试教育”早该整治,有人愁眉不展,认为选拔制度不变,不应试又能怎么办?众说纷纭,各自有理,情况是相当复杂。

我们古人说得好啊,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人才选拔这问题自古就有,打从我们有科举制以来,这个矛盾就已经开始显现了。

钱穆先生曾说,中国古代政治只是人事好,可惜没有立下好的制度。所谓“人事”,就是人才选拔。古代人才选拔,到汉代才真正有了制度,从“察举制”,到魏晋“九品中正制”,再到后来的“科举制”。

科举的创立打破了门阀士族对权力的垄断,为所有普通人提供了上升的通道,这无疑是一大创举。

然而,有考试也就有标准,有标准自然有“应试”,人人都“应试”,结果怎么样?历史书上说科举最后就是八股文,禁锢思想,培养出来的都是“考试机器”,那古人难道没发现这个问题吗?当然不是。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有一首诗就讲到这个问题,大家应该都很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首诗就是朱熹的《观书有感》。表面看这诗平平淡淡,一塘水很清澈,甚至可以倒映整片天空,为什么水会如此清澈?就因为不断有活水进来。很多解读里说,这是在讲如何读书,这当然没错,但我觉得它还有更深层次的寓意。

有朋友可能要问了,朱熹不就是八股文的“始作俑者”吗?他不是推崇“存天理,灭人欲”吗?连正常欲望都要被禁止,这不搞得和欧洲中世纪一样黑暗,巧合的是朱熹生活的时代恰是欧洲中世纪中期,怪不得中国古代读书人只会读死书,死读书呢?

但这里我可得给朱熹叫个屈,“存天理,灭人欲”是有上下文的,有学生问朱熹,饮食男女,什么是天理?什么是人欲?朱熹回答,饮食者,天理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只有过分贪婪才叫“人欲”,正常你还是该吃吃,该睡睡。这话没问题吧?

历史上,朱熹是理学大家,但他更是个教育家。而这首《观书有感》也和人才教育有关。这背后的故事还要从一次“会面”开始讲起。

二、朱张会讲

公元1167年9月8日,是南宋历史上普通的一天,但在湖南长沙,这是不寻常的一天。刚重建仅2年的岳麓书院即将迎来一位“客人”,他就是理学大家朱熹。朱熹是应当时岳麓书院山长张栻的邀请来到此地。

两人的会面造成了不小的轰动,闻讯赶来的学子络绎不绝,导致给马喝水的饮池一下子就干涸了。

“学徒千余,舆马之众至饮池水立竭,一时有潇湘洙泗之目焉。”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大家比较熟悉,而张栻这个名字或许有点陌生。张栻是南宋宰相张浚的儿子,这个张浚不是南宋“中兴四将”的那个张俊,按级别张浚还是“四将”的领导。张栻虽是名门之后,但博学多才,后拜入理学大师“五峰先生”胡宏门下,并成为其最出色的弟子。后张栻和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

说起书院就和我们之前讲的人才选拔很有关系。自从有了科举制,自然也需要有学习的地方,古代主要是“官学”和“私学”,“官学”是国家办的教育机构,例如太学;“私学”则是民间以个人名义创办的类似私塾的教育机构。

相比较而言,“官学”门槛较高,对门第出身和经济条件都有一定的要求,而“私学”虽然没什么门槛,但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很难保证教学质量。然而不论是官学私学,其目的都是为了科举应试。

科举制虽然始于隋唐,却是在宋代得以完善,可制度是完善了,是不是能够为国家选拔优秀的人才呢?

宋真宗赵恒曾经写过一首著名的《劝学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

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愁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愁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们至今都耳熟能详,这固然是宋真宗鼓励学子们努力读书,可是这读书的目的似乎跑偏了。读书是为了车子、房子、娘子、票子?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考科举都为了升官发财。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样的情况皇帝自然也知道,1015年,宋真宗接见了一位平民,他名叫周式,是岳麓书院的山长。宋真宗对周式的办学理念很认可,希望让他来国子监。然而周式拒绝了皇帝的邀请,因为他明白,书院的教育理念并不适合官学。

书院的模式介于“官学”和“私学”之间,不讲究出身,只要是学子都可以求学。当然,书院也分等级,有考秀才的“初级班”,有考举人,为乡试做准备的“高级班”,而像岳麓书院等四大书院,则是最高级的学府,招生条件也更加严格。

书院受到官方支持,却不完全依赖官方财政,所以教学方向相对自由,追求的是培养真正德才兼备、经世致用的人才。但你肯定也想到一个问题,书院既然不是官学,那教学质量由谁来保证呢?

有时候不得不说,重视教育,是刻在中国人基因里的。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在北宋国家还安定的时候,张载就喊出著名的“横渠四句”: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为往圣继绝学,张载这句话影响了许多人。

在宋真宗接见周式的100年多后,公元1163年,又有一个人拒绝了国子监博士的任命,辞职回乡,他就是朱熹。

此时北宋已成了南宋,“靖康之耻”犹未雪,在抗金的道路上又屡屡受挫,公元1166年,朱熹写下了这首《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水塘里的水为什么能像镜子一样清澈,那是因为有源源不断的人才啊,可是这些人才在哪呢?什么才是“活水”一样的人才呢?第二年,朱熹在岳麓书院,似乎找到了答案。

张栻和朱熹的这次“会友讲学”持续了2个月,这次看起来很寻常的一次讲学,却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一笔,历史上称为“朱张会讲”。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在《觉醒年代》里,大家都对北大的讲学氛围心生羡慕,其中既有代表传统思想的辜鸿铭,又有代表新思想的陈独秀、李大钊、也有从日本回来的鲁迅,从美国回来的胡适。

学术应该有思想碰撞,我们现在觉得很正常,但在古代,学术就和武侠小说里的江湖一样,是有门派的,你讲你的,我讲我的,武林高手之间可以有切磋,但少林的功夫放到武当去讲,华山派到衡山派传授武功,未免乱了规矩。况且,古代都讲师承,大家都拜了师,不能人人都当令狐冲吧。

当时朱熹是闽学派,张栻是湖湘学派,除了“门派”问题,在学术上两人也是有分歧的,因此当时很多人劝阻,然而两人最终都抛开束缚,促成了这次重要“会讲”。也正是因为这次见面,开启了书院“会讲”模式的先河。

“朱张会讲”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那些从四面八方赶来听讲的学子,中国文脉正是被这样一群人代代传承。

1937年傅顺时在《两宋书院制度》里将书院精神概括为六点:时代思潮,怀疑态度,科学方法,人格精神,自动学习,反对科举。最后一点是不是反科举有待商榷,但前5点和我们现代大学的要求已经很接近了。

三、真正的教育

讲到这里,回到我们真正想讨论的问题,教育到底是什么?

时至今日,书院作为传统时代的产物,早已被大学所取代,可是,现在的教育反而又遇到书院创立前的问题,各种“应试”补习班将学生培养成只会考试的机器,学习的目的变得功利,当改变真正来临,大家又都陷入迷茫。

现在很多人的担忧是,读书是为了考试,考不上好初中,就考不上好高中,考不上好高中,就考不上好大学,考不上好大学,就没有好工作,继续推导下去,没有好工作就赚不到钱,赚不到钱就买不起房子,买不起房子就娶不到老婆。

这就又回到宋真宗的那首诗,书中自有千锺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马克·吐温说,历史从不重复,但总是会押韵。

我们现在讲到宋朝,是,有过辉煌,但更多是一声叹息。

我们总是会记得,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和陆游同处一个时代的张栻与朱熹又何尝没有一样的想法,对南宋朝廷他们已经失望了,其实南宋不缺好的武将,比如岳飞、张俊、韩世忠,但问题在于权力集中于文官集团,北宋时期虽然各种“变法”,各种“党争”,但起码王安石、司马光这些人不是为了个人私欲而搞变法,而到了南宋,这些文官都成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哪怕皇帝想北伐,也被这些人想办法“搅黄了”。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于是张栻、朱熹他们一批人把目光投向了未来,他们都反对把为学作为谋取个人名利的手段,因此,张栻提出:“盖欲成就人材, 以传斯道而济斯民也。”朱熹也提出:“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当然光提“口号”也是没用的,对普通人来说治国平天下和我们有什么关系?那退一步,我们来讲讲如何学习,人总要长大,考试需要有标准,可这个社会从来没什么“标准答案”。

什么样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什么样的学习才是真正的会学习?

清代岳麓书院山长,九溪先生王文清提倡的读书方法很有借鉴意义。其《读经六法》包括:“正义”、“通义”、“余义”、“疑义”、“异义”、“辨义”。正义、通义是说首先要正确理解和融会贯通,余义是要推敲还有没有其他的意思,疑义和异议则是不要认为前人说的都是对的,要大胆怀疑,提出自己的看法,最后辨义,在各种观点中辨别那种是最正确,最适合的。

我们现在很流行一个词叫“批判性思维”,其实你看,我们古人早就是这样做的了。顺带一提,王文清提出《读经六法》,以及类似的《读史六法》的时候,科举已经是八股取士,规定动作做好就完了,何必费劲去整什么“批判性思维”?

短期来看,这样读书确实不够“效率”,然而晚清的时候,有一批“不太一样”的,甚至有点“异类”的人从岳麓书院走出来,挽救、改变以及开创了各自的时代。

千年的书院文化,是无法靠短短几千字梳理清楚的,因此我推荐大家看一部纪录片,湖南卫视最新推出的《岳麓书院》。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中国有四大书院之称,究竟哪四大有不少说法,但其中“岳麓书院”是没有争议的。

岳麓书院有千年历史,能讲的内容很多,但这部纪录片并不是单纯讲述历史,本片导演是金铁木,《大明宫》豆瓣评分9分,我是看了很多遍了。另一部《风云战国之列国》,我个人觉得都可以当做中国版《权力的游戏》来看。

你可以看到和岳麓书院有关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伟大的故事。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比如之前提到的,张栻、朱熹,被毛主席称为东方黑格尔的思想家,船山先生,王夫之,清代开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现在已经成为文化大IP的曾国藩,以及和他齐名的晚清湘军领袖人物,左宗棠,再到湖南大学蓝图设计者杨昌济,以及我们的毛主席。

光是看看这些名字就觉得激动不已,而这部纪录片我们可以沉浸式地跟随镜头,走近他们的身边,感受历史的温度和时代的脉搏。

举例来讲一段,就是我个人比较推荐的第四集。这段历史是关于曾国藩、刘蓉、郭嵩焘、左宗棠、魏源这些人和岳麓书院的故事。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岳麓书院》曾国藩剧照

这些名字都是历史书上如雷贯耳的人物,尤其是曾国藩,现在几乎成为所有人的“人生导师”了,我们看到的是这些人都位高权重,出将入相,曾国藩更可以说是对大清有“再造之恩”,站在世俗角度,他们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可是,他们是如何获得这些的呢?

纪录片中选取了一个少有人注意的视角,他们所处的那个年代,正是中国历史上“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他们遇到的事情都没有先例可循。

内部遇到太平天国运动,本来应该压制暴乱的八旗绿营都不堪一击,从没带过兵的曾国藩要自己组织“团练”,外部国门被炮火打开,从没去过外国的郭嵩焘要去当驻英大使,曾国藩要去和洋人谈判。

面对未知问题该怎么办?这点就是岳麓书院一直提倡的,要有独立思考,实事求是的能力。但更大的问题是,如果做事情和祖宗规矩有冲突怎么办?因此要违背大多数人的意愿怎么办?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曾国藩这辈子最大的“污点”就是“天津教案”。其实这个案子不管洋人有没有罪,长期处于被列强压迫的百姓的怨恨才是案件的核心。曾国藩当时已经功成名就,而且都到了告老还乡的年纪,但他明明知道这会让自己“晚节不保”,却依然去接受任命,审理此案。因为岳麓书院不但教导他如何学习,更重要的是,要有“不计得失的担当”。

更让我动容的是,曾国藩没有一味“顺应民意”而罔顾事实,即使这让他“身败名裂”。我以为,同样的事情,放到今天的环境下,仍然值得我们深思。

好了,先说到这里,目前本片已更新5集,期待和你一起感受这段历史。

我是C叔,更多诗词故事和视频,请关注公众号:C叔聊历史

参考资料:

1、《朱熹观书有感诗究竟作于何时》李士金

2、《张栻与岳麓书院》蔡方鹿

3、《中国古代大学精神的核心书院精神探析》李兵

4、《岳麓书院批判性思维培养途径及其现代意义》刘晓玲

5、《张栻主教岳麓书院的特点及其现代启示》姚艳霞

6、《宋代书院的兴衰兼论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的发展》袁征

本文 麒麟点评 原创,转载保留链接!网址:http://kylinpackage.com.cn/dianping/9929.html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发表评论
搜索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